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柳梢青·吴中

仲殊 仲殊〔宋代〕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岸草青沙平,吴王故都的池苑内,柳丝袅娜,斜烟飘逝。雨后寒气已轻,风中花香清幽,春分时节,梨花如雪。
行人乘船漂泊天涯,酒醉醒来,只见残阳西沉,乌鸦乱飞。一户人家的门外立着秋千,墙头闪过红粉佳人的身影,这是谁家的深院?

注释
吴王故苑:春秋时吴王夫差游玩打猎的园林。
柳袅烟斜:指柳条细长柔弱,轻烟随风斜飘。
风前香软:谓春暖花开,香气飘溢。
一棹天涯:一叶轻舟芷江水上飘摇。棹,划船工具。此处代指船。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温庭筠.《婉约词 插图本》 增订版:凤凰出版社,2012年:第154页
2、 肖笃宋.《唐宋词三百首 》(少年版):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第155页

鉴赏

  宋人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说:“仲殊之词多矣,佳者固不少,而小令为最。”这位本叫张挥的杭州吴山宝月寺和尚,小词写得玲珑剔透,清新俊雅,脍炙人口。

  他一落笔,就写“岸草平沙”。这里既无动词,又只列出“岸草”、“平沙”两种场景,可它给我们展现了秀美迷人的画面:江岸两旁绿草如茵,绿草后面是平坦如镜的细沙。在这个画面是中,一个“岸”字提示我们,只有在江中船上了。这一点,直到下片方才点明,然而在起笔中已有所暗示,其间草蛇灰线,一脉贯通,可见词人炼字遣意之精炼、含蓄,构思布局之严谨、巧妙。

  可以想象,舟中之人沿着吴江一路看去,其间该见到多少美景,他却一概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雨后,作者驾舟沿吴江而下,便把沿途所见写成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值西选编 、殷作炎注音·《儿童诵读经典 宋诗诵读:注音·注释·解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

简析

  《柳梢青·吴中》是一首怀古兼惜春的词。词人当时客游吴中,面对“吴王故苑”的春色,产生了很深的离愁。整首词几乎都是写景,但每一种景物都包含着词人的主观感情,流露出一种在客旅中观赏无边春色时,既愉悦又寂寞的复杂情感,仿佛寄托着词人的回忆和对故园的思念。

仲殊

仲殊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83篇诗文  4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

苏轼 苏轼〔宋代〕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眠

唐庚 唐庚〔宋代〕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铸 贺铸〔宋代〕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花院 一作:花榭)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飞云 一作:碧云;闲情 一作:闲愁)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