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坐

张耒 张耒〔宋代〕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寂静的前庭空无一人,只有秋月仍旧明亮,夜霜还未落下秋气已先清冷、萧瑟。
梧桐树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就此衰落,仅剩的几片树叶迎着秋风却仍在飒飒作响。

注释
夜坐:夜间月下独坐,在思考人生。
庭户:庭院。
夜霜欲落:古人认为霜是从天上降落的。清:清冷、萧瑟。
真:一作“直”。甘:甘心。衰谢:衰落凋零。
尚:还,仍。

参考资料:完善

1、 周春玲.儿童熟读古诗300首 下.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01:20
2、 陶文鹏.宋诗精华.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1:397
3、 徐中玉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精品普及读本 唐宋诗.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03:314
4、 卢盛江.中国古典诗词曲选粹 宋诗卷 上:黄山书社,2017.05:280-281

赏析

  这首七绝是秋夜即景咏怀诗,诗人通过咏不甘凋零的梧桐来寄托自己倔傲的心志。首二句写庭院无人,月色光明,夜霜将降,空气清冷,不但点明了时令,渲染了氛围的沉寂凄清,而且烘托出诗人“夜坐”时孤寂的心境。后两句笔锋振起,赞美庭院中不甘凋败衰谢的梧桐,其中一个“真”字充满了诗人无限钦佩之情。结句具体地描绘出梧桐秋残之叶迎风抖擞的姿态。小诗寄寓了诗人不甘寂寞、积极人世、老而弥坚的自强精神,大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味,是一首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好诗。此诗用词浅显平易却寓意深切。

  “庭户无人秋月明”,紧扣诗题“夜坐”二字,交代了环境。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难以成眠,独坐月下,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晚年的作品,创作时间大约在崇宁(1102-1106)末期。张耒自幼有雄才,然而仕途却十分坎坷,晚年罢官后,投闲困苦,却口不言贫。

参考资料:完善

1、 卢盛江.中国古典诗词曲选粹 宋诗卷 上:黄山书社,2017.05:280-281
2、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历代名诗鉴赏 宋诗.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08:160-161

简析

  《夜坐》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一首秋夜即景咏怀诗,诗人通过咏不甘凋零的梧桐来寄托自己倔傲的心志。首二句写庭院无人,月色光明,夜霜将降,空气清冷,不但点明了时令,渲染出氛围的沉寂凄清,而且烘托出诗人“夜坐”时孤寂的心境;后两句笔锋振起,赞美庭院中不甘凋败衰谢的梧桐,其中一个“真”字充满无限钦佩之情。结句具体地描绘出梧桐秋残之叶迎风抖擞的姿态。此诗寄寓了诗人不甘寂寞、积极人世、老而弥坚的自强精神,大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味,具有鼓舞人心的振奋力量。

张耒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2367篇诗文  14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坡

苏轼 苏轼〔宋代〕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端午三首

赵蕃 赵蕃〔宋代〕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苏轼〔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 一作:潇洒)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