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儿·塞上重阳
薛论道〔明代〕
荏苒又重阳,拥旌旄倚太行,登临疑是青霄上。天长地长,云茫水茫,胡尘静扫山河壮。望遐荒,王庭何处?万里尽秋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时光渐渐过去,又到一年重阳时节,将士们手执旗帜,高大的身躯与巍巍高山并肩而立,仿佛置身于碧天之上。天长地阔,云水茫茫,来犯的敌人犹如尘土一般,被一扫而净。远望荒僻之地,哪里还看得到胡人首领的居住地?万里疆土皆是秋日银霜。
注释
荏苒:时光渐渐过去。
旌旄:军中的旗帜。
太行:山名,位于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之间,明朝时为边防重地。
青宵上:天上,形容很高。
胡尘:指少数民族入侵时的征尘与战火。
王庭:泛指少数民族首领居住地。
简析
这支小令开头两句点明特定的时间、地点;而后写出将士们高大的身躯与巍巍高山并肩而立,形成坚不可摧的屏障,能保万里疆土一片安宁。此小令通篇洋溢着卫国将士的英雄豪气。重阳佳节是古人携亲会友、登高赏景的日子,曲中并不写将士们如何思念故乡,思念亲友,而是着力刻画他们报效国家的博大胸怀,热情歌颂了戍边将士忠诚、豪迈、豁达的情怀。
满井游记
袁宏道〔明代〕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